top of page
A91A9018.jpg

婉風流轉時:影像靈光與文學的跨域閱讀

「婉風流轉時:影像靈光與文學的跨域閱讀」展,以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典藏的臺灣前輩攝影家作品為出發點,挖掘藏於其中有關日治時期至臺灣戰後的殖民歷史與現代化經驗。希望藉由每一次的凝望,與影像視線交互作用下,激起並播下你我日後對文化反思與社會對話的種子。本展覽的目的,除了檢視前輩攝影家視角如何受殖民美學的影響,亦透過攝影對社會階層、庶民生活、文化等的紀錄觀察,藉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窺探出臺灣現代女性的柔性文化,並勾勒出曾經發生於臺灣社會的美學思潮。

在日治時期至戰後民國五○年代,由於西化的啟蒙,使得這段臺灣摩登(Modern)時代,成為臺灣現代化和西方強勢文明重要的匯流時期。故在展覽動機上,希冀在臺灣土地現代化進程中,藉由影像觀看的實踐與再現,窺探出一點潛藏於影像後的隱性思想與自由的渴望。借重前輩攝影家作品所捕捉到一個時代的樣貌,呈現臺灣在殖民時期及戰後追求現代化過程間的社會時尚美感、生活的內在涵養。以女性做為鏡頭下的主體,凝視與這些深具時代意涵、最真實的常民觀點,找到座標、找到對話。展現影像文化與歷史連結、感知影像生命的延續,與聽見歷史的回聲對時代的重要意義。

展出作品跨越從日治時期至民國五○年代之攝影家所拍攝之作品,也聚焦於現代生活與女性柔美生活文化情境,透過影像本身、觀看者和社會脈絡對意義解讀的交互作用,特別爬梳出一段過往臺灣社會摩登文化(Modern Culture)曾走過的痕跡,亦是臺灣美學宣示的寫實攝影發展。依時序,本展分為三大主題,分別為:「靜影幽光」、「巡望摩登」、「凝視衍變」。此外,本展特別規劃「光‧韵之間」專區,邀請當代文學家聚焦特定影像進行書寫創作,呈現攝影/文學間的共鳴,並激撞出影像歷史與記憶連結對話的可能。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婉風流轉時:影像靈光與文學的跨域閱讀
27.jpg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婉風流轉時:影像靈光與文學的跨域閱讀

展覽子題一

靜影幽光

攝影因萌芽於日本殖民時期,其內涵與技術無可避免地鑲嵌著政治與意識形態。許多家庭經濟狀況許可的臺灣青年懷著朝聖的心理,赴日以學徒身分學習寫真術。進入日治時期後半期的1920年代之後,社會穩定,人們較有餘力過正常的生活,臺灣人自行開設的商業人像寫真館漸漸普及。攝影已成為當時的流行,成為臺灣人或在臺日人記錄或紀念個人、家族成員、生活及各種活動的媒介。透過照片,每個家庭都建立一套袖珍的肖像編年史,做為家庭聯繫的見證;攝影成為家庭生活的一種儀式,被珍視永存。
此子題以臺灣攝影萌芽時期的棚內家庭聚會照或個人肖像為主要展出內容,少部分為戶外拍攝。這些靜影幽光的作品與泛黃的歷史記憶,呈現來自臺灣土地自身的涵養及生命的歷程。不僅僅穿越時間與空間,並映照出來自前人遺留之痕跡,從容自然地以沉穩安靜的氣質,藴入當今時代現場。

10.jpg

展覽子題二

凝視衍變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戰敗,臺灣重新回歸國民政府統治。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之前,民間攝影活動開始有了攝影雜誌及報紙媒體;有關攝影的討論,也不再侷限於技術,還包含攝影美學的研究。在業餘及專業人士的推波助瀾下,攝影愛好成為一種時尚,加上在日本統治期間前往日本學習攝影技術寫真人士也陸續回臺開班授徒,成立寫真館,培養出不少愛好攝影人士;同好聚集相互分享作品,相機俱樂部和沙龍組織亦隨之成立。此時攜帶方便、輕量化的135mm相機的發明與膠卷軟片的使用,攝影開始普及,成為新雅興悠閒主流;機動性及便利性,都讓攝影成為一種觀看社會脈動與形成文化風氣的最佳視覺工具。目光回視自己的土地紋理,從他者之眼,轉而向內凝視看見臺灣,守候住時代的縮影,都為往後臺灣攝影藝術與美學發展提供了可觀的養分。如今我們在幽微的光線中凝視臺灣社會生命的軌跡及記憶,看見他們與時代意象的衍變。

18.jpg

展覽子題三

光.韵之間

回顧攝影的出現,不僅改寫人類觀看的視角,也影響了文學的書寫樣貌。照片不只是映照現實的窗口,也是承載創作意識與虛構想像的空間。象徵人類思想文明的「書」,因而開始出現新的圖、文關係,文學也開始出現相機的視角。「婉風流轉時:影像靈光與文學的跨域閱讀」展,特別邀請五位當代文學家加入以不同的書寫視角來介入影像的觀看與展示實踐;從文字到影像,再從影像回到文字,來回的轉換,把閱讀的抽象理解變成一種感性直觀,將觀看與閱讀轉化成一種獨特經驗,並展現影像歷史與記憶連結對話的可能。文字、攝影與書寫,在此激撞出相互共生之存有意義,並將影像閱讀導向一個流動的審美意境。這是另一種攝影/文學的共鳴,也藉由文字書寫,為我們挖掘出人性的幽微及生活的真諦。

A91A8992 (1).jpg

展覽子題四

巡望摩登

隨著「新女性」的誕生,女性脫離纏足舊習並接受日本新式教育。思想的開放和西化的新審美觀念,使女性角色產生變化。自我意識的覺醒,令她們勇敢開始走出宅院,穿上具代表性與審美價值的文明新裝。流行的旗袍以貼身剪裁展現女性自然優美的身體曲線,風格趨向簡潔、自然、清新,成為近代中西合璧的典型服飾,突顯女性借用西學追求自我的時尚感,服飾解放了女性個體與身心的束縛。中西交融的變化,給予此時期女性思想啟蒙及進步的內在力量。臺灣女性跳脫傳統形象,出現有別於傳統臺灣或傳統日本的新樣貌。穿著洋服、俐落短髮的女性,成為現代化的最佳代言圖像,在歷史鋪排的伸展台上,展現出積極主動的美麗自我。巡望摩登,內容以社會變遷下的新時代女性影像為思考方向,展出戶外寫實攝影風格及街頭攝影之作品。

28.jpg

形塑空間設計室內裝修有限公司

@ SPACE BUILD Interior Desig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0936-828460 葉先生 LINE ID:y0918209922

Go up

bottom of page